“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因为他很有钱”

电视剧《武林外传》

如果跟你提“哲学”,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呢?哎呀,艰深枯燥,不想碰?亦或马上想到自己偏爱的某位哲学家、读过的某本哲学作品?

“伏尔泰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因为他很有钱。”“叔本华的一些读者认为,贯穿在他作品中的悲观情绪如此之深,如果他是真诚的,早就自杀了。”……闲翻沃伯顿《哲学小史》,读到这些“毒舌”之处,不免噗嗤一笑。哲学,也可以有趣好玩。理想君选了叔本华、尼采、萨特、罗尔斯这四位相对被大家熟知的哲学家,因为篇幅所限,每则选编。

非常希望点进来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留言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两位哲学家和哲学著作,我们会选取三位,寄赠《哲学小史》。同时你的分享,也有可能被选用、推荐。请大胆随意留言吧!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

因为他很有钱

选自[英]奈杰尔·沃伯顿《哲学小史》

阿图尔·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黑格尔有很多崇拜者,但是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不在其中。叔本华认为黑格尔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他在探讨哲学问题时不够严肃诚实。在叔本华看来,黑格尔的哲学理论根本是一派胡言,而黑格尔则将叔本华形容为“讨厌、无知”。

人生是痛苦的,最好不要出生。很少有人对人生的想法如此悲观,但叔本华就是这么一个悲观的人。按照他的说法,我们都深陷于一个无望的循环:想要得到,得到了,想要得到更多,永无止歇,直到归西。每当我们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又开始想要别的东西。你可能认为如果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就会感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感不会持续很久,又会想要一些别的没有的东西。人就是这样,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停止渴求。这一切都非常令人沮丧。

其实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并没有听上去那么灰暗。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本质,行为就会非常不同,并可能避免一些令人悲观的人类行为特征。他所表达的思想与佛陀的思想非常接近。佛陀教导说,所有的生命都包含着苦难,但是在深层次上看,并没有所谓的“自我”,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便能够参透、觉悟。这种相似性并非巧合,跟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不同,叔本华广泛阅读了东方哲学著作。他的办公桌上甚至还有一尊佛像,旁边一尊是另一位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康德。

康德&黑格尔

与佛陀和康德不同,叔本华是一个阴郁、难相处、虚荣的人。他应聘到柏林一所大学任教,因为对自己的才华深信不疑,所以坚持要求把自己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时间。结果弄巧成拙,黑格尔的课堂座无虚席,叔本华的课堂却空空如也。叔本华后来离开大学,靠继承来的遗产度过余生。

有一些体验可以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这些体验大多来自艺术。艺术提供了一个静止的点,让我们可以短暂地摆脱奋斗和欲望无休无止的循环。在叔本华看来,音乐是最好的艺术形式,因为音乐是意志本身的复制品。他认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音乐能够如此深切地让我们感动,如果你以正确的心态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乐,得到的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刺激,还能瞥见真正的现实。

没有其他哲学家将艺术放在如此核心的位置上,所以叔本华受到各类艺术界人士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作曲家和音乐家喜欢他,因为他相信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重要的。他的思想也受到小说家的青睐,其中包括列夫·托尔斯泰、马塞尔·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和托马斯·哈代。狄兰·托马斯写了一首名为《通过绿色导火索催动花朵的力》的诗,其灵感就来自叔本华对作为意志的世界的描述。

在叔本华看来,伤害他人是一种自我伤害,这是所有道德的基础。如果我杀了你,我就破坏了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力量。当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时,就像蛇咬了自己的尾巴,却不知道自己的毒牙正在咬着自己的肉一样。所以叔本华传授的基本道德是同情心,也就是说他人并不在我之外,我关心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和我都是作为意志的世界的一部分。

《亚瑟·叔本华的肖像》路德维希·西吉斯蒙德·鲁尔绘,约1815年

这就是叔本华提倡的道德立场。不过,他自己是否做到了这种对他人的关心,很值得怀疑。有一次,一个老妇人在他门外与人聊天,他非常生气,把她推下了楼梯。老人因此受伤,法庭判决叔本华必须给予她终身赔偿。几年后这位老人去世,叔本华并没有表现出同情心,而是在她的死亡证明上用拉丁语潦草地写下了一句玩笑话“obit anus,abit onus”,意为“老妇人死了,负担就没了”。

面对无休止的欲望循环哲学家,还有另一种更极端的方法。为了避免深陷欲望之中,可以彻底远离这个世界,成为一个苦行者,过一种清贫无欲的生活。这是叔本华所提出的应对人生的理想方式,也是许多东方宗教倡导的生活方式。然而,叔本华自己从未成为苦行者,尽管随着年龄增,他退出了社交生活,但是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喜欢有人陪伴,有风流韵事,享受精美饮食。也许可以说他是个心口不一的人。他的一些读者认为,贯穿在他作品中的悲观情绪如此之深,如果他是真诚的,早就自杀了。

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最著名的一句话。但是上帝怎么会死呢?上帝应该是永生的,也就是永远活着,不会死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的核心也就在这里,它听上去非常奇怪,是作者的故意为之。尼采特意在上帝不会死这一点上做文章,他并不是说上帝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对上帝的信仰已经不再合理。

尼采颇为与众不同。他24岁就受聘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当时看起来在学术研究上将一帆风顺、前途无量。但是他性格古怪、思想独特,无法融入社会或服从常规,而且似乎也乐于让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他在1879年时离开了这所大学,部分原因是身体欠佳,之后去了意大利、法国和瑞士旅行,写了一些书,当时几乎没有人看,现在却是著名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他的心理健康日渐恶化,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精神病院度过。

与康德有条不紊阐述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采的观点像是从各个角度向你袭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短小、支离破碎的段落,甚至就是简短的一句话评论,有些带着讽刺,有些颇为真诚,还有许多显得傲慢、带有挑衅性。阅读尼采的作品,有时候感觉他好像在对你大喊大叫,有时候又像是在你耳边轻声诉说奥秘。他常常想要读者在他那一边,仿佛在对读者说,你我都很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那些笨蛋却看不清。

他不断讨论的一个主题是道德的未来。尼采认为,一旦接受上帝不存在,就不能继续秉持基督教的是非观,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从过去继承而来的价值观,比如同情、善良和考虑他人的利益,都可以被否认反驳,而他挑战这些价值观的方法是推测其源头在哪里。

《雾海上的旅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绘,1818年

按照尼采的说法,照顾弱者和无助者这样的基督教美德其实起源颇让人惊讶。你可能认为,同情和善良显然是好的,不存在争议。你可能从小就接受教育,要赞美善良之举、鄙视自私行为。尼采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思想和感受方式是有其发展历史的。一旦你了解到这些概念的历史或“谱系”,就很难坚持说这些概念是永恒不变的,也无法接受它们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客观标准。

尼采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贵族价值观的强烈偏爱,对强壮好战的英雄顶礼膜拜,而不是提倡基督教道德对弱者的同情。基督教及其衍生出的道德观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尼采则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笔下的杰出艺术家,如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远远比一般人优秀。他想表达的似乎是,基督教的价值观本身源于嫉妒,而且阻碍了人性的发展。如果以英雄价值观取而代之,代价可能是弱者被践踏,但是却为强者取得荣耀和实现成就打开了一道大门。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提出了超人这个概念,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之人,不受传统道德准则的束缚,而且超越了这些准则哲学家,并创造了新的道德价值。也许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超人是人类发展的下一步。这一说法令人担忧,因为这似乎是在支持那些自认为是英雄、不顾别人利益、一意孤行的人。更恶劣的是,纳粹从尼采的著作中借用了这个观点,用以支持人种优劣的扭曲观点,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歪曲了尼采的真实意图。

让·保罗·萨特

Jean-Paul Sartre(1905-1980)

如果你能够回到1945年,来到巴黎一家名叫“两个智者”的咖啡馆,会在那里看见一个眼睛鼓出的小个子男人,抽着烟斗,在笔记本上写东西。这个人就是让—保罗·萨特(1905—1980),最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小说家、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旅馆里,写作几乎都是在咖啡馆里完成的。那时候的他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会受人追崇的人物,但是几年之后,就变成众人追捧的中心了。

萨特认为,人类不存在本质,我们不是出于某种目的才来到人世的。作为人类,我们不需要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度过人生。个人可以选择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是自由的,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你的人生。如果你让别人来决定你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成为别人期望你成为的那种人。

显然,如果你选择做某件事,你不一定能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可能完全在你的控制之外,但是你必须为想去做这件事、尝试去做这件事,以及面对失败的反应而负责。

自由是难以驾驭的,许多人都在躲避自由,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假装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按照萨特的观点,我们没有任何借口躲避自由,我们对每天的所作所为,以及对此产生的感受,乃至自己的情感负有完全的责任。如果你现在感到悲伤,那是你的选择。你完全不必悲伤,但是如果你感到悲伤,你就要为此负责。需要为一切负责让人害怕,有些人宁愿不去面对,因为选择是件痛苦的事。萨特认为我们“命定自由”,不管喜欢与否,这种自由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

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萨特以一个咖啡馆里的侍者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这个咖啡馆的服务员以一种非常程式化的方式行动,好像是个木偶一样。他的一切行为都说明他完全以侍者来定义自己,好像他没有任何选择。他端盘子的姿态、在桌子之间走动的方式,仿佛是一种专门为侍者而设计的动作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由人控制的。萨特将这样的行为称为“自欺”,是在逃避自由。在这种行为中,你欺骗自己,告诉自己你不能真正自由地选择人生。然而这是一个谎言,因为根据萨特的观点,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是自由的。

二战结束后不久,萨特发表了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谈到人类的生活充满了痛苦焦虑。痛苦焦虑的根源是我们明白自己找不到任何借口逃避,而必须对所做的一切负责。但是,萨特认为痛苦焦虑比承担负责更糟糕,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以此要求其他人也这么做。假如说我决定结婚,那么我会觉得其他每个人都应该结婚;如果我懒惰,那么在我眼里每个人都应该懒惰。也就是说,基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我认为全人类的行为都应该如此。如果谁真心诚意地这么认为,当然会觉得是一种巨大的责任。

萨特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解释他所说的“选择的痛苦焦虑”(anguish of choice)是什么意思。二战期间,一名学生向他寻求建议,这位年轻人正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留在家里照顾母亲还是离家寻找抵抗组织,为从德国人手中拯救自己的国家而战。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离开母亲,她就没有人照顾,他也可能找不到抵抗组织,而是被德国人抓住,那么他尝试参与崇高事业的努力可能根本就是浪费精力和生命。但是如果他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实质上就是让别人为他而战。他该怎么办?你会怎么做?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萨特的回答让人恼火。他告诉那个学生,他是自由的,他应该自己选择。如果萨特给了这个学生任何实质性的建议,这个学生仍然需要决定是否遵从这个建议。作为人类,我们无法逃避责任的重担。

“存在主义”是其他人对萨特哲学的称呼,来源于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存在于这个世界,然后必须决定我们将如何生活。当然你的观点也可能正好相反:我们可能就像一把铅笔刀那样,为特定的目的设计而生。萨特认为,我们的存在先于我们的本质,而对于被设计出来的物体,本质先于存在。

存在主义后来风靡一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通宵达旦讨论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并为小说、戏剧和电影带来了灵感。这是一种人们可以在生活中遵从的哲学,可以用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随着年龄的增,萨特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变得更为左倾,他曾试图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见解与他早期的思想结合起来。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中关注的是个人为自己所做的选择,但在后来的作品中,他试图解释我们是如何成为一个大群体的一部分,以及社会和经济因素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不幸的是,他的作品变得越来越艰涩难懂,也许部分原因是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他服用安非他命之后写成的。

1960年,格瓦拉(右)在古巴会见萨特(中)与西蒙娜·波伏娃(左)

萨特可能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但是如果你去问哲学家谁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许多人会告诉你,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约翰·罗尔斯

John Rawls(1921-2002)

也许你很富有,也许你是超级富豪,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有些人非常贫穷,在贫病交加中度过短暂的一生。这既不公平也没有道理。如果世上有真正的正义,就不会出现一些儿童忍饥挨饿,另一些却钱多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情况。如果世界上有真正的正义,每一个病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非洲的穷人不会比美国和英国的穷人更穷,西方的富人不会比生来就处于劣势的人富上千万倍。正义就是公平对待人民。有些人的人生自小鲜花铺就,而另一些人,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却很少有机会选择可以如何生活:他们对工作没有选择,甚至无法选择住在哪里。每当谈到这些不平等现象,有些人就会耸耸肩说,“哦,生活本来就不公平”,可这些人通常自己却是特别幸运的。但也有一些人会下功夫,仔细思考应该如何更好地组织社会,他们或许还会试图改变社会,使其变得公平一些。

约翰·罗尔斯(1921—2002)是一位沉静而谦逊的哈佛学者,他的著作《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1971)改变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式。《正义论》是罗尔斯近20年苦心思索的结晶,是一位哲学教授写给其他哲学教授看的一本书,风格相当枯燥。这类作品大都在图书馆攒灰,可《正义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成为一本畅销书。从某种角度来说,有这么多人愿意读这本书着实令人吃惊,但其实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极为有趣,很快就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读者中有哲学家、律师、政治家和其他许多人,这是罗尔斯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罗尔斯参加过二战。1945年8月6日,当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时,他正在太平洋战场服役。战争的经历对他影响至深,他认为使用核武器是错误的。跟许多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一样,他希望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一个更好的社会。但是,他寻求改变的方式是通过思考和写作,而不是参加政治活动和集会。他书写《正义论》的时候,正值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活动,并非所有的抗议活动都是和平进行的。罗尔斯选择研究抽象的正义问题,而不是陷入当时的热点。他理论的核心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思考应该如何共存,以及国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生活下去,我们需要合作。但应该怎么做呢?

想象一下,如果要你来设计一个崭新的社会,一个好一些的社会,首先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可能是:“谁应该得到什么?”如果你住在漂亮的大屋里,有私家室内游泳池,周围有仆人照应,有私人飞机随时可以把你送去热带岛屿度假,你设计的社会可能会是:一些人非常富有,也许因为他们工作最为努力,而另一些人的钱则少得多。如果你生活在贫困之中,你可能会设计一个不允许任何人成为超级富豪的社会,每个人都能以更为公平的方式分得一部分社会资源,不允许有私人飞机,而同时那些不幸的人会有更多的机会。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当描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自己的位置。预设的偏见和认识的偏差扭曲了政治思维。

电影《寄生虫》

罗尔斯的天才之举是设想出了一个思想实验,也就是他称之为“原初立场”的实验,淡化了我们所有人都有的一些自私的偏见。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很简单:设计一个更好的社会,但不知道自己将在这个社会中占据什么位置。你不知道自己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否有残疾,是美是丑,是男是女,聪明或不聪明,是否有才能或技术,是否是同性恋,是否是双性恋或异性恋。罗尔斯认为,在这个虚构的无知之幕后面,你将倾向于选择更公平的原则,因为不知道自己会落在什么位置上,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这种不知道自己位置的简单选择方式出发,罗尔斯发展出了他的正义论理念,以两个原则为基础:自由和平等,他认为所有理性的人都会接受这两个原则。

第一个是“自由原则”: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一系列不可剥夺的基本自由,比如信仰自由、选举领导人的自由和广泛的言论自由。罗尔斯认为,这些自由非常重要,即使限制其中一些自由能够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也不能超越保护这些自由的重要性。跟其他自由主义者一样,罗尔斯非常重视这些基本自由,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这些权利,没有人应该剥夺这些权利。

罗尔斯的第二个原则,“差异原则”,是有关乎平等。社会应给予最为弱势的群体更为平等的财富和机会,如果社会上不同的人得到的金钱数量不同,那么唯一允许出现这种不平等的情况是如果这么做能直接帮助最穷困的人。银行家的收入可以比最低收入者高一万倍,但是这种情况只有在最低收入者可以直接受益,并且能够因此增加收入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允许。如果罗尔斯掌权,没有人能获得巨额奖金,除非最贫穷的人能够因此增加收入。罗尔斯认为,如果人们不知道自己会变得富有还是贫穷,他们就会选择这样的社会。

如果在无知之幕的背后,有些人更愿意赌一把呢?如果他们把生活想象成彩票,想要确保在社会上有一些非常有吸引力的职位,那会怎么样?赌徒为了有机会变得极其富有,可能会甘心冒着变穷的危险。因此,在他们喜欢的社会中,经济地位的差异比罗尔斯描述的社会更为悬殊。罗尔斯认为,理性的人不会以这种方式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许他在这一点上是错的。

20世纪的许多哲学家与过去的伟大思想家已经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关联。罗尔斯的《正义论》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值得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卢梭、休谟和康德相提并论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罗尔斯本人可能过于谦虚,不会同意这种观点。但是他作为一个榜样,激励了新一代哲学家,包括迈克尔·桑德尔、托马斯·波格、玛莎·努斯鲍姆、威尔·金里卡等。

《哲学小史》重点并不在“史”,而是在“小”。在不同章节之间跳跃阅读,并不会对理解造成障碍,甚至可以说本书是那种适合利用碎片时间、随手翻开一章阅读的书籍。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拂去哲学神秘的面纱,让涉及哲学的话题变得轻松有趣。作者做到了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解释艰深的哲学概念,时不时加上些个人评论和讽刺调侃,透过简洁清晰、通俗易懂的文字,陪伴读者一起走过阅读的旅程。

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许多哲学理念其实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贯穿于日常的思考、判断与行动之中。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反省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机会。

——《哲学小史》导读

《哲学小史:西方哲学四十讲》

———END———
限 时 特 惠: 本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资源免费下载 
优惠码(不再需要): xnbaoku

声明:本站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大鱼项目网 »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因为他很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