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浙江人说话相互听不懂?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你知道吗?

今天还是国际母语日

目前全世界约有6000种语言和方言,但至少有43%濒临灭绝,且每两个星期就有一门语言消失,并带走与之关联的整个文化和知识遗产。

你还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吗?

都说“十里不同音”,当你踏入浙江,不难发现这句话简直是为浙江量身打造的。

浙江不大,方言挺杂。在浙江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土话,隔一条河,可能就难以用方言沟通。

据统计,浙江确定的方言点有88个,这也意味着浙江有88种方言。

△台州温岭五岙村。台州市东临大海,南邻温州/五岙村供图

虽然方言众多,但从方言学的角度来划分,浙江95%以上人口说的方言都可以被归为吴语。

吴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世界语言之一,以八千万的使用人数在世界语言中排名第十。

△浙江吴语可以分为六个大片:太湖、台州、瓯江、上丽、金衢和宣州片浙江人,相互之间差异非常大

88种?在浙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言呢?

地形、移民惹的祸

山高路远,道阻且

其实要是看一下浙江的地理地形,就能大概明白

浙江多山毋庸多言,山地丘陵占浙江总面积的70%。在古代,要想“跨过山河大海”去和别人交流也是一件困难的事,高山和密林也就成了方言的分界线。

因此,地势平坦温和、水系发达的杭州、湖州、绍兴、宁波等地,内部方言一致性最强,彼此间的交流和往来相对比较密集。

△浙江的山确实是遍布全省 /图源:地球知识局

相比之下,浙南地区的居民就比较自闭了,山地面积占72.58%的浙江,绝大部分都位于浙江南部。

大盘山隔开了台州和金华;括苍山隔开了台州与温州;洞山隔开了处州与温州;仙霞岭又隔开了衢州与处州。

这些天然的界线最终成为了方言的界线,没办法和外人交流的浙南方言逐渐放飞自我,尤其是背靠大山面靠海的温州,终于进化为吴语的最高形态——被笑传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的温州话。

△温州苍南县位于浙江的最南端 /图源:苍南旅投集团

民族混居,移民众多

不过,“十里不同音”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推给地形,移民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南宋之前,杭州一直是坚定的吴语原教旨主义区,但南宋迁都临安后,浙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吸引大量的南北移民涌入,一时间杭州北方人的人数反而超过了土著,这些人后来就变成了浙江方言的特例。

北方官话一时成为流行,明代钱塘人郎瑛就发现了这一点:

“城中语音,好于他郡,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唯江干人言语躁动,为杭人之旧音。”

△2022年,杭州官宣常住人口突破千万,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113万 /方建飞 摄

浙江省境内的官话分布在西北部跟安徽省交界的一些地区,其中以河南移民官话为最多,湖北移民官话次之。

比如,在浙江西北部的安吉、兴等县,分布着总人口50多万的一些使用河南话、湖北话的官话方言岛。这些移民大多因为太平天国战争后,当地人口损失严重,清廷从湖北、河南等地迁来了大量移民,随着他们一同来的家乡话自然形成了官话方言岛。

改革开放之后,浙江的经济活力吸引了很多内陆人。由于务工者往往聚集,在浙江的大城市里就经常出现一些奇特的语言区,比如重庆话、东北话,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都在逐渐形成气候。

△如今的杭州,也因互联网浪潮吸引了许多外地人 /杭州宣传部供图

扁平管理,中心缺乏

与同样多山地丘陵、多移民的广东、四川相比,浙江方言之所以这么纷繁复杂,主要还是因为浙江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中心不明的省份,没有某一种方言特别“时尚”,以至于让所有人都去模仿浙江人,因此没有出现像粤语、四川话一样的“标准语”。

△游人如织的西湖断桥。据说断桥建于唐朝,随着浙江政治中心的变迁,断桥的人流量亦会随之变化 /王刚 摄

浙江的地理概念虽然从唐朝就有了,但此前的行政区划过于臃肿,浙江被唐肃宗拆成了东西两道。在整个唐代,浙江的行政中心又经历了三次迁徙,绍兴、苏州、南京都做过浙江地区的行政中心。

即使明清以后,确立了杭州的中心地位,其辐射能力仍然有限,因为这时吴语的分割局势已经基本确定了。

由于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浙江方言最后也没有一个“老大”,最后大家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吴语渐无语

吴语爱好者“神样胡桃”曾根据各地本土出生人士方言使用情况绘制了一份“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图表。

△这张表也因没有文字和数据补充而受到质疑 /图源:“神样胡桃”

可以看到,吴语区能够熟练使用方言的年轻人是比例最低的。

浙江虽是吴语大省,但图上所示,杭甬温三地使用方言人群比例分列倒数2-4名。在前几年,吴语还被认定为濒危语言。

今天能说一口标准吴语的,往往都是当地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吴语区的小孩已经不能再说一口纯正吴语甚至已经不会说吴语了。吴语,正在逐渐走向消亡。

△如今能说一口标准吴语的,大多是老年人 /王刚 摄

在杭州市省府路小学,一个40名学生的班,只有一两个人会说地道的杭州话。一个31名学生的班,能听懂“杭州话,你还来不来赛?”这句话的只有6人。

城市如此,农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城镇化浪潮席卷之下,绝大部分小孩离开农村前往城镇读书,农村方言后继无人,很快将成为历史绝唱。

△婺剧《吕布试马》表演现场。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周晨阳 摄

目前,方言地区普遍缺乏书面文献传统,只能通过口头代代相传。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急需对濒危方言、地方口头文化开展专门的抢救性调查保存工作。

缺乏了日常交流的支撑,年轻一代想要熟练掌握吴语,其难度可能不亚于掌握一门外语。因此对于方言文化而言,最好的保护传承是在使用中保护,在使用中传承。

实际上方言才是表达地方文化的最好方式,从千年富庶中诞生的吴语,其实是一门很雅致的语言。

只要听几段越剧、昆曲,读一读小说《海上花列传》、《繁花》,就会发现讲江浙故事的最好语言,始终是吴语。

△越剧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高思远 摄

“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如果没有了那些咿咿呀呀的古音,又该如何讲述这片土地上的英雄美人、江湖夜雨。

△浙江绍兴安昌古镇 / 丁永良 摄

家乡话就是这么神奇,对于在外工作的人来说,不论离开多久,听到自己的家乡话,都会感到温暖,说起自己的家乡话,都会倍感亲切。

母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保护吴语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希望大家保护好、掌握好

传承好和推广好吴语

让吴侬软语

成为连结天下浙江人的情感纽带

参考资料:

1.地球知识局.(2017).浙江人说话为什么相互听不懂.地球知识局

2.警钟.(2019).为什么浙江人说话相互听不懂.浪潮工作室

3.乌堆.(2019).吴语区的各位,你还会家乡方言么.地道风物

4.谢汝杰 周振鹤.(1984).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复旦学报

5.朱海滨.(2011).浙江方言分布的历史人文背景.历史地理

6.曹志耘.(2021).论浙江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浙江社会科学

———END———
限 时 特 惠: 本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资源免费下载 
优惠码(不再需要): xnbaoku

声明:本站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大鱼项目网 » 为什么浙江人说话相互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