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第166期 丘保华 浅论知青口号和宣传画的红色基因

请点击上方“南加知青”关注我们

公众号第166期2021年3月30日浅论知青口号和宣传画的红色基因丘保华毫无疑问,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在红色文化的统领下掀起并深入开展的知青上山下乡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动员体系在支撑,这个动员体系中既有战争年代动员经验的延续,又有新环境下动员方式的创新。

但就总体而言,其红色文化特点毋庸置疑这种动员体制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先占据道德制高点:“培养……接班人”只是终极目标,“大有作为”、“农村也是大学”也能安抚青少年学子的普世期盼这种红色目标与普世期盼的对接构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成为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另外,“自上而下”、举国动员也构成了运动“轰轰烈烈”的表象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这种动员体系具体通过什么形式来达到让上山下乡“普遍”、“深入”地影响到千家万户,尤其是每个准知青在查阅知青回忆资料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至少有两种文化传播形式不可忽视。

一种就是口号,另一种则是宣传画一、红色文化中的革命口号从文化角度看,口号与中国人对“名”的重视难以分开在中国人眼里,“名”就是做事的理据与资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人们都知道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就是为了到法院去“讨个说法”。

回到上山下乡运动,要说那个时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恐怕只是在少数时刻对少数知青而言但要说那是个口号满天飞的时代,却是毫不夸张在那时,口号或口号式语言对知青的影响与挟持是怎么评价也不会过份的首先,有资料记载,这场运动的发动就缘起于一些口号。

文革初期,革委会的建立意味着文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上山下乡工作被提了出来1968年9月底的一天,《甘肃日报》记者马占海采访王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 1968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右侧,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没有作者署名的消息,标题的引题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接着是大号字的主标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这篇文章立即引起了领袖的注意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由新华社转发的12月8日《甘肃日报》的消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并加了编者按据说“城”字后面那个“市”字是毛泽东亲自修改时加上去的。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还在与报头平行的右上角《毛主席语录》一栏里,发表了毛泽东为推动上山下乡运动所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城市居民向农村的迁徙转化成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人们都记得,那时的一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使许多留在工矿的中学毕业生都汗颜不已。

当时的青少年之所以对边疆心有所许,“屯垦戍边,备战备荒” 、“反修防修第一线”这些口号无疑增加了他们的使命感和“革命豪情”,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了一跤拣到两把花生”等俚语传言也给“革命”的色彩里平添了些许“浪漫”这种标语口号式的语言非但在动员知青下乡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进一步影响在农村的各项活动。

原云南昆明赴大盈江农场知青邓启耀对这类“革命”口号有相当深刻的反思(引自《山寨版人类学》“发神经的时间”,作者:原云南昆明赴大盈江农场知青、人类学者邓启耀):首先,让我们感到难受的是“挑灯夜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自古以来不变的农耕作息时间,首先要被挑战了。

为了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显示战天斗地的革命豪情,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命令:大干快上XX天,挑灯夜战抢时间!这苦了我们分家出来的知青户,没有了现成饭干了一天活,回来,挑水的挑水,劈柴的劈柴,点火、做饭,等到弄熟吃到肚里,天黑好久了。

……忽然来通知,今晚要“挑灯夜战”,人人参加,不得请假!我们不理,照样上床睡觉睡到半夜,有人来叫原来队长发现“青年”(他们对知青的称呼)不在场,很生气,派人来把我们一个个从被窝里拎出来小李子说肚子疼,也不行,统统赶进秧田里。

……再让我们觉得发神经的是关于“六”的崇拜那一年,县里的领导不知怎么喜欢上了“六”这个数字,发文要求全盈江所有村寨,必须在六月六日之前,每亩地施六万斤肥,插六千株秧……但你是农民又如何,连种地这样具体的事都不是你说了算的。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是那个时代流行的口号为了显示“大干快上”的气魄,显示振臂一呼,万民顺应的权威,领导们都会想出一些奇招,连口号都是排比句的当今天下,谁主沉浮?放眼世界,寰球尚小,何况种地这样屁大的事。

没要求你亩产十万斤,已经是仁慈了很显然,作者对这类口号的简单粗暴印象不佳,这也在笔者的亲身经历中得到印证那时侯我在黑龙江龙镇农场,铲地割地扛大包,干的是实实在在的农活;大饼子豆腐汤,三个饱一个倒,过的是实实在在的苦日子。

但就在当时,口号的力量决不可小觑首先,农业生产叫“战天斗地,龙口夺粮”,出工干活叫“大会战”,一搞大会战就是 “全民总动员”,“齐下火龙关”,“烟囱站岗锁头看家”,“上到白发苍苍下到开裤裆”于是乎就“早上三点半,晚上看不见,地里三顿饭”。

好不容易熬到秋收,还为了“抢送第一车粮”而餐风饮露,连夜突击尤其是在甜菜冒芽的时候,为了发挥“头拱地”的精神,真的让知青们在垄沟里爬着给甜菜除草间苗,弄得知青们一天下来,累得回到宿舍眼前还是草啊苗啊一片昏黑。

最荒唐的是当时为了“反对帝修反”,竟把歉收当丰收,为了“喜送丰收粮”的政治任务,把“三留”(口粮、种子、饲料)都当公粮交了上去,结果堂堂的“商品粮基地”竟然吃起了返销粮(即将国库里的存粮返回农场)在红色文化里,口号突出的是政治。

在农场里,当时对知青的政治教育一波又一波一会是“孔孟之道是害人之道”,一会是“反击右倾翻案风”,弄得人忽忽悠悠,摸不着头脑当时流行的一个笑话是:农村里老王问老张:“什么是批林批孔?”老张回答:“孔孟知道,中庸知道,我不知道。

”以后时间长了,怕知青不安心,又借知青的口提出:“扎根边疆一辈子”,“扎根边疆一百二十年”等口号这种口号式语言在当地干部中特别有市场在笔者下乡的龙镇农场北岗,有一次山林起火,原三连指导员带着知青来到火场,忽然心中升起一股豪情,用他那浓重的山东口音大吼道:“火场就是战场,火光就是命令,同志们,冲啊!”。

以上案例都显示出,在生产活动里,口号强调的是“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常常导致表面上的大轰大嗡,实际上的事倍功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有了不断加深的感受,思想波动在所难免直接反映当时当地政策的口号的感召力日渐衰减,但马克思“劳动是残酷的,但它能把人锻炼成钢铁”等格言警句却魅力依旧。

当然,有些带“小资情调”的知青还会时不时来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以解心中的惆怅随着岁月积累,涉世渐深,有人回归内心,又感觉传统文化中的励志警句就是对其而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成也好,败也好,口号,尤其是红色文化中的政治口号,对上山下乡运动的深入开展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二、图解政策政治正确的宣传画     同样的情况也可以在宣传画的应用中看到:             。

1,宣传画就是图解政策,其象征意义直白而明显图中,男女知青来到农村,中间是满面红光,粗大健壮的贫下中农男知青手握小红书,农民手捧毛选,他们都胸佩毛主席像章,背景有毛主席像和红太阳这显然是“毛泽东思想指方向”的图解。

2,男女知青的背景是开山造田。男知青身披缆绳,手执画笔,女知青手拿红旗,站在测量仪身后。他们眼望远方,看到了“大有作为”的光辉未来在向他们招手。  

3,送子务农是当时的大方向,老一辈革命干部、革命军人自然要走在前面在上图里,父母非但要把日用物品给孩子装好,还没忘了让孩子带上割地的镰刀这虽然不太真实,(锃明瓦亮的镰刀从何而来?)却无疑是政治正确的,可归为“革命浪漫主义”。

另外,背包、书包的军队色彩也有“革命传统代代传”之意

4,正如画底部一行大字所示,这幅画表现了贫下中农对知青的欢迎。无论前景还是背景,都表现了乡村农民对知青的期待和知青来到农村后宾至如归的体验。这也图解了上山下乡运动的正确和及时。

5,将上山下乡运动比喻为到风浪中去锻炼,既预示着到农村的道路并非平坦,又指明这些艰难困苦都是成长道路上必要的考验。

6,这又让我联想到,知青上山下乡之后不久对金训华事迹的宣传这幅画从“正面”可以理解成这位知青用生命实现了党对知青的号召以上宣传画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除最后金训华那幅,所有人物都在笑笑是最最正面的情绪表达。

道路正确,前途光明,未来美好,哪一个不需要画上人物露出会心的笑容?唯一的不同是农民笑得爽朗,父母笑得慈爱宽厚,而知青笑得充满信心、激情澎拜就是金训华那幅,也不能理解为面临死亡而笑不出,而应理解为面对国家财产(几根电线杆子)的损失而痛心,以及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将其解救回来的决心和毅力。

这种光明、美好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宣传画的一个最大特点:直白外露,不允许任何的模糊与曲解,不留丝毫想象空间图解政策是红色文化的本质特点,政治正确是这些宣传画的最高追求若把当时流行的口号和宣传画仅当作应景之作就大错特错。

以下知青的个人创作和老照片展示了这些口号和宣传画的影响力!先看几幅个人创作画其实以上出现的宣传画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知青个人的创作,只是由于其明显的图解政策痕迹而被笔者归入了宣传画下面的绘画要么是几十年以后的回顾性创作而全无宣传当时政策的必要,或是知青经过反思后无意再为宣传作画了。

因此,这些绘画可以看作是这些知青画家的真情流露,也因此更反映知青当时的内心感受1.作者:原上海赴赣南、苏北下乡知青陈丹青。

这是笔者所见到的画家陈丹青知青作品中最像宣传画的一幅,但我却愿意理解其为“正面反映了知青在农村战天斗地的革命情怀”那里面知青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健康”的,尤其是真诚的尽管画面内容也明显在追求政治正确,笔者还是认定其所反映出来的知青的精神状态并非虚假,至少在早期。

2.作者:天津赴黑龙江军垦农场知青李和平。

天津知青李和平的知青题材漫画总体上创作于下乡的几十年后,绝非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趋时礼赞,因此可以把他的这幅漫画看作是反映了知青“亲手建设美好家园”的喜悦3.作者:原上海青浦近郊插队知青冯正平 2020.4.。

首先要注意,这是下乡运动50年后的2020年完成的,再现了知青时代的生活场景,令人唏嘘进一步看,这反映的应该是下乡初期,墙上的字隐约可见,女孩外表上与当地农妇还有距离更重要的是,她面露微笑,腰板挺直这样的姿态,和墙上“身在农村放眼世界”的意思相呼应。

作者:天津赴黑龙江军垦农场知青李和平三、知青老照片中的摆拍如果画作因其“阳春白雪”而不够说明问题的话,知青的老照片就因其普遍性而让人无法忽视了与今天一样,在浩如烟海的老照片中,最普遍的拍照方式是摆拍应该说,尽管摄影是一种非常真实的艺术创作手法,摆拍似乎最不真实,离现实生活最远。

例如,因为“笑比哭好”,人们在拍照中往往要露出笑容,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笑得那么频繁,那么一致又比如,拍照时往往勾肩搭背,“作亲密状”,而现实中人们不一定那么亲密但正因如此,摆拍却是最能体现当时知青特点的文化符号。

请看下例:第1组:

以上一类照片受当时宣传画的影响毋庸置疑,其相似度使读者须仔细鉴别才能将两者分开:有的照片上的字直接说出了图片的意义;有的照片很像是舞台表演,表达“上山下乡一辈子”或“将革命进行到底”一类的主题第2组:

这两张照片至少让人相信是真实的照片,不是宣传画我们可以统称其为“心红眼亮意志坚”照片上的人物不是手捧小红书围绕领袖像就是高举红书,面对朝阳“坚定”、和“乐观”写在他们脸上,“理想”和“意志”埋在他们心中。

第3组:

以上两幅照片的特殊之处是其水平之高专业化的摄影技术使这两张照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显得主题明确又有一般照片的真实感(照片来源:互联网“知青老照片”)可以看出,知青在下乡期间摆拍的主要特点就是“作革命状”,这个特点恰恰是从宣传画中复制下来的。

据笔者统计,这类照片占摆拍照片的40%左右总体而言,这些照片不似宣传,胜似宣传,既突出主题又来源于真实生活,是知青响应号召,决心走上山下乡道路的真实写照四、革命口号和宣传画对知青的深远影响为了进一步说明当时口号和宣传画对知青的深远影响,有必要看一下知青上山下乡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一些现象:(以下照片由笔者以及知青文友提供)

这是近年知青聚会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笔者还愿意在此与读者分享一段笔者的亲身经历: 2017年6月19-30日,与一些知青朋友一道,笔者参加了“神奇黑龙江知青专列”回顾游。

在这次回顾游的途中,有位明星人物不能不提(见图)他穿着独特,时时用萨克斯吹出文革时期的乐曲,在知青队伍中掀起一阵又一阵红色狂潮!根据他给笔者的名片,他叫童蜀生,绰号“老顽童”,是“一个热情交友,有坚定信念的人” ,官拜“重庆大队长知青火锅总店兼连锁店大堂理事、红歌红舞队队长,重庆山城女知青会长”。

图为他送给笔者的两张名片,一枚像章其名片简介中说,“本人于1964年插队到四川宣汉县当知青,1972年回城工作,于2005年退休退休后一直在重庆大队长主题火锅店从事红色文化宣传工作至今已累计自费赠送毛主席像章12万枚。

誓言:宣传红色文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怎么了?在以下两张图片中,他在餐厅吹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周围知青陷入一种不可名状的狂欢。

他们怎么了?     我们坐在农管总局的演出大厅里,观看着来自全国的知青精心排练的红歌红舞,仿佛回到了那个不愿记起,却又未能忘却的时代……    这种“热烈”、“高亢”、“火红”的调子也得到了黑龙江当地政府和市民的呼应。

漠河当地政府组织民众欢迎知青回顾游,老知青和当地秧歌队同欢共舞这可是有组织、有领导,认真准备,精心安排的其实,童蜀生早就是上海知青联谊组织、《黑土情》杂志的特邀嘉宾,在参加这次知青专列活动之前就在上海许多知青联谊活动中频频露面。

      他们都怎么了? 客观地看,这里充满着红色文化的基因扣住本文话题,这就是当初红色文化通过口号、宣传画给广大知青留下的深层记忆可以认为,只要红色文化还在,前知青还在,这种现象就会反复出现这些都说明,红色文化是知青参与上山下乡这场运动的文化根源。

宣传画、口号等形式对知青群体所产生的影响,至少比笔者原以为的要深刻得多作者简介

丘保华,男,上海知青1951年生,1969年赴黑龙江龙镇农场1978年考入齐齐哈尔师范学院英语系本科,后在职期间就读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班肄业82年起在高校任教,后为英语副教授,主讲英语口语、英美文学等专业英语课程。

曾经担任上海中学生英语阅读杂志执行主编2005年开始从事老年大学教学工作,主讲英语口语、英美文学欣赏等课自1987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共出版译著、教材八种(部)并在国内外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杂文、翻译、学术论文近百万字。

现已退休,积极关注与思考知青经历和上山下乡运动的研讨,并开始在《华夏知青》、《黑土情》等杂志发表有关知青文章,2019年初加入上海知青文化历史研究会《南加知青》微信公众号于2020年3月10日正式开办主办: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

主编:邱新睦   副主编:      张  亭  郑立行  施志清邮箱:qiu_xinmu@hotmail.com 

欢迎留言及投稿

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于1998年10月成立于美国洛杉矶,长期致力于弘扬知青文化《知青》杂志于1999年1月创刊,已出版22期(年刊);《南加知青》专栏自2007年7月与当地中文报纸合作开办,已逾六百期

“南加知青”书法:施玉麒(上海)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点击首页查看

声明:本站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大鱼项目网 » 公众号第166期 丘保华 浅论知青口号和宣传画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