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食-在武汉,大排档是最具争议的美食传奇,没有之一

许多武汉人的冬天,是从七点入夜后开始的。

伸出顶上檐篷,架好案前小几。洪洪炉火,声声叫卖,档前延展开一串方桌折凳。冰啤小龙虾先上,二十串肉筋随后,滋啦啦冒着热气的牛肉煎饺准备出锅;烟火弥漫,疲倦而又热血的身躯在这里滋润充盈起来。

好这口的人认为大排档坦荡朴素,充满热闹情调。嫌弃的称它“脏乱差又扰民”,寄希望于官方整治。

而无论喜欢与否,如今的武汉,因为道路拆迁和环境规整,供人们消磨夜晚时光的“宝地”数量已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愈发精致,有的排档因此悄然消失,而有的依旧昌荣。

起源

大牌,不是大排

18世纪中期开始,香港政府设立小贩牌照,分成大小,大的是固定小贩,小的为流动小贩,分别称为“大牌”与“小牌”,面向不同人群。

二次大战后,百废待兴,为贫苦大众多谋生活出口,大牌”和“熟食固定摊档”合二为一,香港政府为了安抚战争中伤亡公务员的家属,增加就业机会,于是发出特别牌照在公众地方经营小型熟食档。

相比别的路边摊,这种熟食档的牌照是一张大纸,需要裱装起来,挂在当眼位置,“大牌档”的称呼也就不胫而走。

每到傍晚,热门的排档门前总是坐着一大排人,“牌”与“排”同音,不少人误以为大排档是“一大排人食饭”的意思,因而又写成“大排档”。

80年代中期,大排档出现在大陆,多半是聚集的小吃摊,沿马路牙子一溜排开,出品以烧烤、串串、煎饺和简单小菜为主。

武汉最早的大排档,则要追溯到1986年的汉口黄兴路转盘。这里,开启了武汉大排档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

满天星太珍

打开这家如今还在营业的火锅店点评主页,味道平淡,锅底一般等不太好的评价便映入眼帘。

当下各类火锅店百花齐放,三步一家四川火锅,五步一家重庆火锅,转角一家潮汕牛肉锅。武汉人的口味早就被养刁了,瞧不上它家也正常;可在三十多年前,武汉的大排档尚未成型,它家足以令无数人流连忘返。

这家叫太珍的四川火锅店,是由兄弟三个合开的,它家是简单粗暴的四川老汤火锅。作为武汉最早的四川火锅之一,搅动了当时的江城食界,在老汤里涮过的食材,经满是香油的味碟一蘸,唇齿留香。

矮楼房,老社区,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这些都挡不住当时的吃货。江城自诩为有头有脸的人物,无不以在此出没为荣。

▲太珍边上的副食,供应饮料直接写在铁门上

今日再去,未必能寻回昔日太珍的火爆。新世纪将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武汉人,很快就在其他地方开辟了大排档的新战场。

黄金时代

吉庆街

“这里是夜的日子,亮起的是明灯。没有日出日落,是不醉不罢休的宴席。”池莉在小说里如此直白地描述吉庆街。

八十年代中后期,附近居民将小椅小凳小竹床摆在路边,开始“挖地佬壳”,从桌面摆到街上,小家小菜的“靠杯酒”,形成了最早的吉庆街酒席。

1992年前后,吉庆街的开始进入繁盛时期,形成了以吉庆街为中心,包括邻近的交易街、瑞祥路、大智路在内的大排档市场。

在白天,这里就是一条普通、安静的小街,与近在咫尺、喧嚣繁华的中山大道比起来,实在是清冷寂寞、反差强烈。

▲旧吉庆街一角,芳芳菜馆就在大门不远处

一到晚上,短短170米的小街在霓虹下顿然活了过来。十米宽的街道上,简易的圆桌板凳连绵排开。

老板娘颇为彪悍的芳芳菜馆,曾在江湖留下带着女儿用啤酒瓶掀翻对面厨师的传说,店里的炸藕夹,藕圆子跟毛豆都是一绝;街口上不起眼的来双扬鸭脖武汉美食,围着因池莉小说慕名而来的人群。

但令吉庆街声名鹊起的不是食物,而是吉庆街上各种各样的节目与艺人。当年巅峰期的吉庆街有数百艺人;四大天王和他们的绝活——麻雀的二胡,拉兹的手风琴,老通城的吉他,黄瓜的“话筒”是吉庆街最独特的风景线。

▲2004年,四大天王登上了探索频道

图为“老通城”和“拉兹”在演奏

直到2005年前后,吉庆街都称得上武汉夜色里最接地气的存在,它引领了武汉大排档的黄金时代。也是在那时,“吉庆街占道经营,油烟滚滚,夜晚扰民”的负面越传越广,政府要对吉庆街进行整治的传闻不绝于耳。

▲封街重造后的吉庆街,人气大不如前

2007年,四大天王中的“拉兹”因病去世,“黄瓜”远走他乡,政府终于下定决心整治吉庆街,封街重造。09年,过江隧道兴建,老吉庆街的建筑大部分都被拆除。大排档的热闹与夜晚愈发安静的平民生活隔阂渐显,吉庆街亦失去了它最重要的市井气。

武汉大排档的黄金时代,就此挥手告别。

英雄时代

大排档群雄并起

早在吉庆街一枝独秀的90年代末,武汉的其它角落,大排档已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虽没有吉庆街那般密集热闹,却也靠数年来不变的老味道圈了不少“死忠粉”。

随着吉庆街被“枪打出头鸟”,夜晚的武汉人开始向其它大排档转移,武汉的大排档群雄并起,步入了英雄时代。

▲雪松路上的夏氏砂锅

如今市内最出名的大排档聚集地大概是万松园雪松路,十几年前这里没有巴厘和靓靓的加持,就已经靠着味好不怕巷子深,成都耕耘,夏记砂锅,金焱牛肉粉圈了不少粉丝。07年后巴厘和靓靓大火,小龙虾更是成了这条街的BUFF。

▲蔡锷路上的解放烧烤

江滩边上的蔡锷路,是家里条件更好些的武汉老杆们的选择,这里冇得万松园热闹,但也都是开了不少年的老馆子,蔡锷酒家的干烧鸭,虾蟹螺神大王的田螺,解放烧烤的烤牛蛙,都是夜游神里有口皆碑的存在。

▲堤街一角

硚口堤街,则是老汉口的私藏实惠宝地,拆迁的口号喊了好几年,这条街岿然不动;逼仄的马路、老旧的社区、密集如蛛网般的电线有些碍眼,可这里藏着的桂萍牛杂、麻木牛筋、水货汤包、何平排档还有柏平烧烤们,陪伴了吃货们十几年。

▲江汉二路上,煎饺和烧烤是主旋律

此外,汉口的前进二路、武昌的中华路、虎泉、水果湖、汉阳的郭茨口一带,亦有不少大排档声名远播。今时今日的武汉大排档,早已成为了各大“英雄”间的混战武汉美食,老饕们也能随心所欲地选择。

争议

无法解决的矛盾?

武汉的大排档经历了多年变迁,总有那么几个味道在食客心中无法取代;然而,大排档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十几年前就有人说:“大排档与居民是一个矛盾,无法解决的矛盾。”

每到夏夜,人们在大排档的闲散吃喝中寻求欢乐,这里填充了他们原始朴素的食欲,助真实坦荡的人性。

可与此同时,大排档扰民的投诉充塞市热线。漫天油烟,遍地垃圾,彻夜喧闹,多少有些对不住武汉“全国文明城市”的名头。

大排档的起源地香港,面临过同样的问题;数十年前,知名美食家蔡澜接待来港友人,谈起大排档时说到:“香港有一阵对大排档简直是赶尽杀绝,许多老排档拿不到营业执照,大家都去开茶餐厅了。”

▲日本福冈的大排档聚集中心

这位友人不忍见大排档消亡,便提出一个方案:“为什么不像日本的九州的福冈一样,弄一个大排档中心呢?大家自由发挥,食物会更好吃。”

在这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的矛盾面前,这的确是一个解法;大排档集中一处,也更方便管理。

那么,如果在武汉

搞一个大排档集合中心

身为武汉人的你

希望它安置在哪里呢?

———END———
限 时 特 惠: 本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资源免费下载 
优惠码(不再需要): xnbaoku

声明:本站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大鱼项目网 » 武汉美食-在武汉,大排档是最具争议的美食传奇,没有之一